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從日常生活看物理

10711 莊詒婷
蔡淑慧《十七歲的物理》
本書概要:
本書籍由兩個虛擬的角色「范小愛」及「費小曼」的日常對話,展開了對生活中各種物理現象的探討。物理的現象與原理,背後涵蓋人生哲理的醒思。科學的起源是由一連串追尋的問題而產生。
  舉凡在傳統市場看到水果金字塔引起物質穩定結構的討論;到夜市吃小吃,便討論起熱力學原理;波茲曼的其人其事以及困難的熵的概念;塞在前往航空展的高速公路上也不忘聊聊飛行和白努力定理;中醫經絡調理可以想像成電器故障時的修理;還有坐在有缺陷的玻璃窗邊感受到人生因困頓而遇見的彩虹。

內容摘錄:
        「有兩個形狀一樣的杯,裝著相同體積的水,唯一的分別是水的溫度。現在將兩杯水在相同的環境下冷卻。在某些條件下,初溫較高的水會先結冰,但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會這樣。例如,99.9的熱水和0.01的冷水,這樣,冷水會先結冰。」(p.57)
        「機翼的流線型造型,可使流經上表面的氣流,比起流經下表面之氣流更快,空氣流動較快時,其附近的壓力較低。所以當氣流經過翅膀時,翅膀上表面附近之壓力比起下表面附近之壓力低,翅膀因而往上提升。」(p.78)
        「有時候人生的彩虹不也往往是因為生命有所缺憾而偶爾拾獲的嗎?」(p.145)

我的心得:
我就跟大多數人一樣,只知道從外界得到關於物理的資訊,比如從書本上、雜誌上、學校和專家那裡得到的資訊,但是看完這一本書,發現了有不少的物理的概念是國中理化課就教過的,這才明白原來日常生活當中,就有許多與物理知識相關的聯結。像是,去路邊攤或餐廳吃東西,想要倒調味醬的時候,通常來說,有一部份的人會像范小愛一樣,直接拿起調味醬瓶,用力的朝底部拍打,希望可以讓濃稠的醬料順利的流出來。但是根據牛頓先生的第三運動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如果拍打瓶子的底部其實只會讓瓶子更緊密的貼近調味醬,反而倒不出來。這時候如果可以利用牛頓的慣性定律,快速的甩動調味瓶子,打開瓶蓋後,調味醬就會自然而然的流出來了。生活中的事物都是在運用這些物理基礎概念,只是我們很少去發覺罷了。


書的內容是從大眾所熟悉的元素切入,用淺白生動的方式描述如何從日常的小細節思考物理。譬如,什麼是熵?優良的資訊是正確性高的,能肯定的告訴我們各種訊息,換句話說,也就是「熵值小」的資料。把一個紊亂的系統恢復規則性,是一種把熵值降低的過程,打麻將、玩魔術方塊是這樣一個過程,甚至連垃圾分類也是這樣一個過程,運用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讓人可以對「熵」有初步的概念-「混亂的程度」。另外,從水果店裡的水果金字塔,衍生出古埃及金字塔的結構,和金字塔結構的運用,以及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例如說,喜慶場合中,常出現的香檳酒杯塔,或安全島上的行道樹上的三根支撐架也是呈現金字塔錐形,這種交叉排列法又可以聯想到「面心立方堆積結構」若把東西交錯擺放往上疊,就會使力量分散掉,這時整個結構就是最穩定也是最緊密的,所以我也突然明白了,為什麼金字塔即使歷經千年依舊屹立不搖。

書中主角范小愛和費小曼介紹許多基本物理原理,還有一些有趣的延伸思考和實驗,從力學到熱力學再到原子物理;從飛機解釋了白努力定理,連洗水果的時候也可以觀察到此現象;從中醫的經絡調理教讀者如何利用三用電錶來測量身體各個穴道的電阻……作者不光只是想讓我們會物理、懂物理,還要能體會物理,了解到在我們身邊其實到處都是學問,而不是只是為了應付學校的考試。

從中不但可以讀到一些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並且運用到生活中,它還讓我改變對物理的看法。原本我以為物理只是一些冰冷的公式及定律,物理學家都只是研究半導體物理、奈米科技、超導物理、光電科技、微機電技術之類的實驗,脫離一般大眾的生活許多,但是作者卻能將枯燥的物理知識,以深入淺出的內容,讓人不知不覺融入其中,即使像我這樣對物理比較缺乏興趣的人,在閱讀完本書後,也開始對生活週遭出現的物理現象產生好奇心,會多觀察一點原本習以為常的瑣事。


10 則留言:

  1. 文章讓我了解書的大內容,但是自己的例子不夠多

    回覆刪除
  2. 大至簡單明了,可掌握作者大綱

    回覆刪除
  3. 從心得了解這本書的大鋼,不錯喔

    回覆刪除
  4. 摁摁我也寫這本書 不過我倒是沒看得很仔細耶 你寫得很詳細哦不錯!!

    回覆刪除
  5. 內容簡單明瞭 摘錄部份有趣
    心得能掌握大意
    話說「熵」真的很難了解

    回覆刪除
  6. 內容簡單卻抓到重點讚。

    回覆刪除
  7. 內容不錯可得高分

    回覆刪除
  8. 感謝你讓我了解什麼是熵
    還有心立方堆積結構,能從生活中舉出例子很好呦

    回覆刪除
  9. 還不錯~可以抓住文章大綱,Good

    回覆刪除
  10. 心得反而比較像是內容摘要

    回覆刪除

~~~~~~~~~~~~~~~~~~~~~~~~~~~~
「發表留言的身份」選擇「名稱/網址」
然後留下你的班級座號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