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35 張清堯
理查.費曼《別鬧了費曼先生》
理查.費曼《別鬧了費曼先生》
本書概要:
費曼得過諾貝爾獎,是近代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但他同時也可能是歷史上唯一被按摩院請去畫裸體畫、偷偷打開放著原子彈機密文件的保險櫃、在巴西森巴樂團擔任鼓手的科學家。他曾經跟愛因斯理和波耳等大師討論物理問題,也曾在賭城跟職業賭徒研究輸贏機率!
從小到大,費曼的特立獨行,在在令人深思、莞爾,連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的院長夫人,跟他初見面時也禁不住大叫:「別鬧了,費曼先生!」
內容摘錄:
『這就是我的新人生觀。好吧,我精疲力盡,我永遠不會有多麼偉大的成就,而目前在大學這份教職很不錯,我頗能自得其樂。那麼就像讀「天方夜譚」一樣,讓我來玩玩「物理遊戲」,什麼時候想玩就什麼時候玩,不再擔心這樣做有什麼意義。(p. 227)』
『一切是那麼豪不費力,這些題目玩起來是那麼容易,就好像打開瓶蓋一樣,所有的東西都毫無阻塞地流出來。我差點產生抵抗之心了!我做的毫無意義,可是結果呢,卻恰好相反。後來我獲頒諾貝爾獎的原因──費曼圖及其他的研究──全都來自那天我把時光「浪費」在一個轉動的餐碟上』(p. 228)
我的朋友左賜恩則會回說:『藝術家不需要具體的實物,他們滿是各種可以用藝術表達的感情,藝術可以是非常抽象的;而科學家,當他們把自然分解成數學方程式時,同時也摧毀了自然之美。』(p. 350)
我的心得:
我一開始看到這本書,以為是一本很無聊的自傳。
沒有想到,費曼先生是屬於「實驗重於理論」的科學家,而且直話直說,將物理應用到生活中。在他的童年中,有很多千奇百怪的發明。但並不被周圍大人們看重,還被認為是專門惡作劇的小孩。在我的童年中,也有很多有趣的想法:像是我知道秦始皇陵的工件機關後,也模仿做出了迷你版。那只是個用竹筷、牙籤、橡皮筋和紙板做出的小機關。在以前沒有智慧型手機時,我玩了那東西玩了好幾個月,之後只要看到古代的機關,都想搞懂其原理。回到正題: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費曼先生迷上打開保險櫃。他甚至把裝有原子彈機密的資料偷出來,完全只是為了惡作劇!之後他也找到了一個喜歡亂開保險箱的同好。他們都是利用大部分的人不喜歡記密碼的特性,加上數學的推算,計算大部分的可能性。就幾乎可以把密碼推估出來了。
大家小時候可能都會將東西拆來拆去,費曼也不例外,只是他的好奇心比我們多出「一點點」而已。一直好奇,所以才會求知,有哪一個主動的學習不是這樣的呢?我們要如何才能一直保持好奇心呢?「每個人的方法不同」這是廢話,就像醫生跟病人說「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一樣,有哪兩個人的體質一樣啊!又扯遠了……我認為是,別人逼是沒有用的。只有自己有心想要知道,去尋找,答案一定會出現。
在書中有一小段是在說明:當我們要讓一群人工作更有效率,就必須讓他們知道自己是在做啥麼工作,如果連自己的工作都不知道,要工作也很困難。
開開玩笑對人際關係有很大的幫助,直話直說有時候也會有意外的效果。在李察上就可以得到證實。
在書中,其中有一小段是費曼的妻子因病而離開這一個世界,費曼甚至沒有辦法見到她最後一面。一開始因忙於公事,他沒有甚麼傷心的感覺,過了幾個月後,看到和妻子有關的事、物,竟然不自覺得痛哭起來。不只是他,相信很多人也是,有時可能不小心想到…又或者,遇到他所喜歡的東西。又想到他(她)已經不在了,大部分的人都會哭吧!
在他小時候,發明出的東西。在發明的當下,應該自己覺得非常了不起,而且非常開心,就像上幾段前我利用的,有時候,自己觀察到的原理,遠遠會比在課本上死記下來的課文更清楚。學習不只是死記,更要活用,死記下來的東西查查資料就好,最重要的事要知道其原理,也就是要理解。
這本有些物理學名或者是函數名稱有些過於艱深,可能要一陣子才能「消化」完,很多部份非常有趣,有些不份則可以和我們共鳴,<費曼先生的回憶錄>這本書也可以這麼說,非常推薦大家來閱讀。
書本的引用有一點多,
回覆刪除個人的想法很豐富,
還不賴。
我也是寫費曼~費曼真的超可愛又有趣的!!
回覆刪除心得第一句話很棒! 適用所有名人自傳
回覆刪除在您得心得中 費曼似乎真的是一位有趣的人
心得能表現自己的觀點 很棒
心得有自己的想法
回覆刪除讓人看到書中很多佳句
讓人看得淺顯易懂
回覆刪除很有自己的想法,也寫得很棒!
回覆刪除第一句根本經典
回覆刪除心得很有自己的想法
很棒
看完心得會想去看這本書
回覆刪除寫得很棒